设为主页 - 收藏大全网 - 放到桌面
清空全部播放记录
电影集合为您提供汉水逆行,在线点播,迅雷下载。
电影集合用心做网站,真诚到永远。本视频内容来自第三方网站,其版权归合作网站或第三方网站所有!
819上海,很有趣的纪录片,很幽默的jt导演。 印象深刻的是袁老师在最后 汉水源头处 小心翼翼拜了三拜,说不出他可能在想什么,但这或许就是看了一路那么多,聊了十几期播客后,看到这一滴滴下来的源头,内心和这条生动江水之间产生的跨过时间的敬重。她是不是更大的生命,伴随着汉民族的产生,见证和温柔接受这人定胜天的巨大工程落建,我们是组成她生命的无数片刻。 跟现场的朋友一样,看过之后有一种冲动,有机会也想好好去看看我们生活着的地方。
「汉水逆行」上海首映会,JT老师赛高,看完很感动。希望这个世界少一点人定胜天,多一些对宏大叙事的逆行和溯源。
纪录片本身2⭐,映后谈+0.25⭐,“郧县人打破人类单一起源论”-0.5⭐ 影片脱离对个人具体命运的追溯,希望通过一些抽象情绪来反宏大叙事,这件事就已经很抽象、很宏大叙事。情感是第一推**没错,但是有了以后没有真正去调查客观数据、分析客观事实,本质跟讽刺的那些坐明堂者拍脑袋差不多,浅薄且无知。因为水坝而动迁(且给不够钱)的人们固然可怜,但难道要等被洪灾淹没才来同情? 映后谈里发现导演其实还是有从多角度了解过水利工程,但反正只是记录一场旅行,觉得可以抛弃一切“宏大叙事”只谈个人感受,为自己的主观找了绝妙的借口,但显然无法糊弄我在内的大部分观众,也不要拿“评论环境不友好做搪塞”。 于是有**的影片反而感觉可以展开聊很多:什么是纪录片?“被动”拍摄的片面主观感受是不是纪录片?诸如此类。
看着看着发现小破站旅游up主“巡游轨迹”走过同样的车**,也在**打过水漂,还说了同样一句话“这儿的石头都是扁平的”
虹口图书馆曲阳分馆。符合预期。播客里提到的水利工程,在视*里给出了很必要的呈现。遭遇过它们在旅途中的“闯入视线”之后,任何企图让你不去注视的努力都会显得暴力;高坝如此,南水北调两头冷漠的渠首亦是。胡波、袁凌打水漂也很轻易地提示我们同水域的联系,在黄浦江、苏州河、甚至川杨河和虬江在我与之联系的时间里都没有这种联系。btr把我想问的都问了,然后我身边的观众提问《汉水逆行》为什么不是顺行、或者会不会顺行,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两者也许等价,但是对于“追忆”及与之深深绑定的行动而言,多少显得傲慢和莫名其妙……
播客和纪录片两种媒介融合,感觉很有冲击感
三岁蹲在又挤又臭的长江客船的记忆让我对长江有了乡愁,今天看到一群有趣的人逆行汉水,去找自己与文明的来处,不断生出了许多感动。从那句“在今天的汉水我看不到荣耀”开始入戏,太清楚那条河流是如何成为今天安静的模样,重提南水北调,重看回游江鱼,重见汉水**,明明每寸土地每米河水都有太多想说,但还是只能缄默。欣赏导演对素材举重若轻的选用,人终究还是要回归土地才能定义自己,寻找汉水的源头,是儿时记忆的源头,也是以一人见众生。选择播客旁白加纪录片画面的形式,还是会有声画情绪割裂的感觉,其中两段景观展示效果也像宣传片。可以把她看作是纪录片,但我更偏向于这是一种集体记忆的私影像,在忽大忽小的讨论视点变化中,逐渐摸索一个模糊的群体记忆轮廓。影视圈最摇滚的人都去做**纪录片了,此言不虚。
带着预设立场是拍不好纪录片的。全片最让人觉得舒*的片段是没人**只有配乐的片段。
参加了放映分享会,对河流的溯源挺让人感动的。很多地方表达得比较克制,比如***展对河流人的影响、水坝**等等,展开来讲又都是很宏大的课题…
是夏天汉水系列播客很棒的影像信息补足
氆氇 2023-10-28
819上海,很有趣的纪录片,很幽默的jt导演。 印象深刻的是袁老师在最后 汉水源头处 小心翼翼拜了三拜,说不出他可能在想什么,但这或许就是看了一路那么多,聊了十几期播客后,看到这一滴滴下来的源头,内心和这条生动江水之间产生的跨过时间的敬重。她是不是更大的生命,伴随着汉民族的产生,见证和温柔接受这人定胜天的巨大工程落建,我们是组成她生命的无数片刻。 跟现场的朋友一样,看过之后有一种冲动,有机会也想好好去看看我们生活着的地方。
梁二狗 2023-09-10
「汉水逆行」上海首映会,JT老师赛高,看完很感动。希望这个世界少一点人定胜天,多一些对宏大叙事的逆行和溯源。
abcdgh 2023-09-04
纪录片本身2⭐,映后谈+0.25⭐,“郧县人打破人类单一起源论”-0.5⭐ 影片脱离对个人具体命运的追溯,希望通过一些抽象情绪来反宏大叙事,这件事就已经很抽象、很宏大叙事。情感是第一推**没错,但是有了以后没有真正去调查客观数据、分析客观事实,本质跟讽刺的那些坐明堂者拍脑袋差不多,浅薄且无知。因为水坝而动迁(且给不够钱)的人们固然可怜,但难道要等被洪灾淹没才来同情? 映后谈里发现导演其实还是有从多角度了解过水利工程,但反正只是记录一场旅行,觉得可以抛弃一切“宏大叙事”只谈个人感受,为自己的主观找了绝妙的借口,但显然无法糊弄我在内的大部分观众,也不要拿“评论环境不友好做搪塞”。 于是有**的影片反而感觉可以展开聊很多:什么是纪录片?“被动”拍摄的片面主观感受是不是纪录片?诸如此类。
zen 2023-08-21
看着看着发现小破站旅游up主“巡游轨迹”走过同样的车**,也在**打过水漂,还说了同样一句话“这儿的石头都是扁平的”
宇宙 2023-09-13
虹口图书馆曲阳分馆。符合预期。播客里提到的水利工程,在视*里给出了很必要的呈现。遭遇过它们在旅途中的“闯入视线”之后,任何企图让你不去注视的努力都会显得暴力;高坝如此,南水北调两头冷漠的渠首亦是。胡波、袁凌打水漂也很轻易地提示我们同水域的联系,在黄浦江、苏州河、甚至川杨河和虬江在我与之联系的时间里都没有这种联系。btr把我想问的都问了,然后我身边的观众提问《汉水逆行》为什么不是顺行、或者会不会顺行,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两者也许等价,但是对于“追忆”及与之深深绑定的行动而言,多少显得傲慢和莫名其妙……
春和景明 2023-09-10
播客和纪录片两种媒介融合,感觉很有冲击感
贵久 2023-11-29
三岁蹲在又挤又臭的长江客船的记忆让我对长江有了乡愁,今天看到一群有趣的人逆行汉水,去找自己与文明的来处,不断生出了许多感动。从那句“在今天的汉水我看不到荣耀”开始入戏,太清楚那条河流是如何成为今天安静的模样,重提南水北调,重看回游江鱼,重见汉水**,明明每寸土地每米河水都有太多想说,但还是只能缄默。欣赏导演对素材举重若轻的选用,人终究还是要回归土地才能定义自己,寻找汉水的源头,是儿时记忆的源头,也是以一人见众生。选择播客旁白加纪录片画面的形式,还是会有声画情绪割裂的感觉,其中两段景观展示效果也像宣传片。可以把她看作是纪录片,但我更偏向于这是一种集体记忆的私影像,在忽大忽小的讨论视点变化中,逐渐摸索一个模糊的群体记忆轮廓。影视圈最摇滚的人都去做**纪录片了,此言不虚。
流入速度 2023-09-17
带着预设立场是拍不好纪录片的。全片最让人觉得舒*的片段是没人**只有配乐的片段。
大志zzz 2023-09-04
参加了放映分享会,对河流的溯源挺让人感动的。很多地方表达得比较克制,比如***展对河流人的影响、水坝**等等,展开来讲又都是很宏大的课题…
ABCD的D 2023-09-21
是夏天汉水系列播客很棒的影像信息补足